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我國高速公路實現跨越式發展
1988年,我國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建成通車,結束了中國大陸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。2012年年底,我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9.6萬公里,首次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。
2021年底,我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6.91萬公里,規模穩居世界第一。
2022年前9月,我國共建成通車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項目337個,總里程9756公里,項目總投資5574億元。
30多年來,我國高速公路從無到有,取得了巨大成就,基本形成了順暢通達的高速公路網絡骨架,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網。
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,不僅加強了地區之間的交通對接高效暢通、縮短了省際之間的通行時間,還為經濟健康運行和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。
高速公路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
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于2018年10月開通運營,成為集橋、島、隧為一體的超級跨海工程。穿越沙漠戈壁無人區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線貫通,成為繼連霍高速后又一條進出疆大通道。長度超過22公里的烏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天山勝利隧道開工建設,不斷刷新高速公路隧道世界紀錄。
“要想富,先修路。”30多年來,順應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,一代代交通人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、接續奮斗,高速公路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。到2012年年底,我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9.6萬公里。
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,部分高速公路車流量快速增長,通道能力緊張問題隨之出現。2013年,《國家公路網規劃(2013年—2030年)》將國家高速公路網由“7918”調整為“71118”和6條地區環線,總規模增至13.6萬公里。
2017年12月,交通運輸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《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“三大戰略”發揮高速公路支撐引領作用的實施意見》,明確重點推進“四通四連”高速公路建設。交通運輸行業加快貫通支撐“三大戰略”的國家高速公路主通道,聚力打通地方高速公路省際通道、暢通主要城市群內城際通道、疏通主要節點城市進出通道。
2019年9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了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》,部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,為高速公路建設注入了更為強勁的動力。
2021年2月出臺的《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》,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16萬公里左右,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全國縣級行政中心30分鐘上高速公路。
在一系列規劃的科學指引下,我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快速增長,網絡布局更加合理,路網規模、通達深度不斷提升。廣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.1萬公里,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;江蘇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5000公里,全面實現“縣城通”。高速公路日益改變人們的時空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同時,也在更大的空間上實現了資源有效配置。
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表示,截至目前,以國家高速公路為主體的高速公路網絡已經覆蓋了98.8%的城區人口20萬以上城市及地級行政中心,連接了全國約88%的縣級行政區和約95%的人口;普通國道基本覆蓋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和常年開通的邊境口岸,有效連接了重要鄉鎮、產業園區、交通樞紐以及旅游景區等。
高速公路為我國經濟崛起提供強勁支撐
大道如砥,行者無疆。放眼今日的中華大地,不管是崇山峻嶺、懸崖絕壁,還是戈壁沙漠、雪域高原,全部都被納入到一張功能完善、能力充分、銜接順暢、運行可靠的高速公路網絡中。
南來北往、川流不息的滾滾車流,與鳴笛起航的輪船、呼嘯奔馳的列車、凌云直上的航班相互映襯,共同勾畫出一張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。
在京津冀三地,彎彎繞繞的跨省小路,正被一條條通衢大道所替代。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網實現了“斷頭路”全部清零,高速公路總里程從2014年的982公里增至2021年的1176.5公里,增幅達到19.8%,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“單中心、放射狀”路網結構得到有效優化。
三地互聯互通,對于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開始顯現。8年間,京津冀GDP總量增加了44.9%,北京市第三產業占比從78%提升到82%。基礎設施建設也極大支撐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,城市副中心配套設施逐步完善,超1.6萬家企業入駐通州運河商務區。
在長三角經濟圈,全程約2700多公里的滬昆高速公路延伸出“G60科創走廊”,滬蘇浙皖9座城市因路結緣,在沿線發展出一個萬億GDP城市經濟帶。
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,已建成及在建的省際高速公路通道達20條,川渝兩地新增落戶世界500強企業數十家,內陸腹地正加快向開放前沿轉變。
2021年,長達2768公里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線通車,猶如一條 “巨龍”連接起北京、新疆,將兩地的高速公路車程縮短了1300多公里,西北邊陲實現了“角落變樞紐”的華麗轉身。
一條條加快貫通的高速公路,為我國各大經濟圈及城市群的經濟崛起提供了強勁支撐,有力托舉起國富民強、定國安邦的希望。
高速公路服務質量不斷提高
2020年1月1日,全國29個聯網省份的487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,高速公路實現“一張網”運行、“一盤棋”管理,車輛跨省行駛時可以“一腳油門踩到底”,通行效率極大提升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高速公路服務質量不斷提高,成為交通運輸行業的“亮麗窗口”和公眾出行的“溫馨驛站”。交通運輸部門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,完善系統運營和服務保障體系,持續推廣差異化收費,優化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“綠色通道”等政策,人民群眾對高速公路發展的獲得感、幸福感持續增強。
“請減速慢行,注意行車安全。”行駛在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金家莊特長隧道崇禮方向,即可注意到隧道頂部一個一米多長的紅色機器人不時提醒。這是河北省首個高速公路隧道智能巡檢機器人,具有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和聲光語音預警系統,車路協同示范路段用“智慧的路”賦予司乘人員全新體驗。
“不用下車、不要手機,這種無感支付真是太方便了。”福建省甬莞高速公路林厝服務區內的“智慧加油站”支持ETC用戶“無感支付”,不下車、不掃碼、不刷卡的便捷體驗讓黃先生收獲驚喜。
“以前我們停車后只在駕駛室休息,現在有了‘暖心之家’,不光環境好,還能洗澡洗衣服。”在四川省宜賓市傳化物流園區,貨車司機溫師傅剛停好車就來到“暖心之家”休息,這里成為他和同行們駐足小憩的“港灣”。
貴州平羅高速公路“天空之橋”觀光服務區打造了平塘繼“天眼、天坑、天書”之后的第4項“天橋”奇觀;重慶冷水服務區利用周邊旅游資源建成了“中國高速公路第一自駕營地”;四川天全服務區是國內唯一的熊貓主題文化服務區,廣受游客喜愛……高速公路服務區朝著更加綜合、開放、智能的方向發展,“貨場”變為“人氣場”,“停車場”成為地方文化推薦平臺,甚至是旅游目的地。
從人工取卡繳費到ETC車道全覆蓋,再到取消省界收費站后跨省出行更順暢。一系列涉及交通運輸領域民生實事落地實施,讓“說走就走”成為現實,“走得舒心”變得觸手可及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