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鐵為我國制造業碳排放最高門類,行業降碳方案已完成初稿
發布時間:2021-05-21
來源:河北天創管業有限公司
“鋼鐵行業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的。它是我國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點領域。”4月22日,在“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成立大會”暨“鋼鐵行業低碳發展路徑研討會”上,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、總工程師、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新創表示。
鋼鐵行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總量15%,低碳化發展已是全球趨勢。
截止2020年底,已有44個國家和地區明確提出了碳中和目標。目前蘇里南和不丹兩個國家已實現“碳中和”。瑞典、英國等7個國家已立法;歐盟(作為整體)及其他3個國家和地區處于立法狀態;中國、日本等15個國家發布了政策宣示文件。
我國已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。“十四五”規劃在戰略任務中提到“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,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”。
“鋼鐵行業是我國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點領域和責任主體。”李新創表示。他提到,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%左右,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行業。從全球看,全球鋼鐵碳排放量占全球能源系統排放量的7%左右。其中中國鋼鐵碳排放量占全球鋼鐵排放量超過60%。
今年2月,國務院印發的《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》也提出:加快實施鋼鐵等行業綠色化改造。推行產品綠色設計,建設綠色制造體系。
李新創強調,“鋼鐵是率先落實碳達峰的最重要行業,也是地方落實碳達峰的關鍵環節,更是搶占技術創新至高點的重要領域。”在此過程中,鋼鐵企業則是落實碳達峰的最終責任主體。
目前鋼鐵行業在什么樣的發展階段,距離低碳發展還有多遠?
李新創認為,從行業發展周期的角度來看,中國鋼鐵工業可分為數量、高質量兩個時期。當前正處三期疊加階段——數量時期的減量階段、高質量時期的重組階段、中間過渡的強化環保階段;并正在向高質量時期低碳階段演進。
22日會上,中國鋼鐵行業協會也探討了鋼鐵行業低碳技術路線圖,并匯編篩選鋼鐵行業的各類低碳技術進行交流。
節能是實現碳減排最經濟的手段
目前,鋼鐵行業低碳發展也面臨相當大的挑戰。
李新創指出從能源資源稟賦看,高-轉長流程工藝結構占主導地位,能源結構高碳化,煤、焦炭占能源投入近90%,同時行業產量大、企業數量多——我國粗鋼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一半(2020年占比57%),具有冶煉能力企業達500多家并且結構、水平差異大。
“碳排放機理很復雜。”他解釋說,這涉及能源燃燒排放、工業生產過程排放、電力和熱力消耗所對應的間接排放等多種碳排放機理,而當下行業、企業配套技術工具仍不完善,基礎能力支撐不足。
在他的觀察中,大多企業處于低碳發展初級階段「見下圖」。接下來要如何應對?
“一方面,節能是實現碳減排最重要最經濟的手段。”李新創告訴21記者,盡管鋼鐵工業技術節能挖潛空間逐步縮小,難度也越來越大,但采取正確的發展方向和應對措施,仍有可能實現技術節能跨越式的發展。
另一方面,他向記者強調“可從削減鋼鐵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入手,其中技術是關鍵。但目前來說,我國鋼鐵工業突破性低碳技術支撐能力仍顯不足。需要加快產學研用,加大對先進節能低碳技術的研發投入,加快示范應用及推廣,對于關鍵共性技術,要納入行業戰略角度。”
拉寬視野,整體就行業來說,李新創提出,我國鋼鐵行業碳達峰、碳減排路徑應主要包括六個方面:
一是推動綠色布局,包括優化產業布局、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、加大綠色物流發展等;
二是節能及提升能效,例如推廣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、提高余熱余能自發電率;
三是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,包括原燃料結構優化、廢鋼資源回收利用、還有發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;
四是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,這可以通過固廢的資源化利用、區域能源的整合以及推動鋼化聯產來實現。
五是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,例如氫冶煉工藝,氧氣高爐及非高爐冶煉,還有碳捕集、利用和封存技術等。
最后,還需要制度建設和政策體系的支撐,促進以上五條路徑的發展。
進一步看,李新創表示,鋼鐵工業實現低碳高質量發展需要五大支撐——第一要有金融的支持,打造碳金融體系、促使更多金融資本參與。第二是財稅政策優惠。第三也需要以碳市促進,包括碳交易市場體系建設;第四國際合作必不可少,包括碳邊境調節稅、低碳技術合作、國際產能合作;第五需要有國際國內低碳標準銜接。
返回